发布时间:2023-11-05
浏览量:138
目录
督催事宜
移会事宜
官员公费
太监公费钱粮
稽查园户
赔修工做定例
安设寺庙喇嘛
花洞事宜
出入园庭禁门
值年官员
改称园庭匾额
书写地名
河神庙事宜
岁修工做
查销稿件
移送查核
谢恩事宜
督催事宜
乾隆十六年六月内务府奏准,圆明园一应案件,向未定有限期,嗣后请照内务府事例一体遵行,随照内务府督催定例量加增减除,与本处事体相合者汇为十条遵行外,复按本处事宜有应行勒限而定例内并未载有者,酌增五条,呈明一并著为定例,如有赏功罚过之处,仍汇总呈送职名归并内务府,督催所照例一体办理,所有酌定新旧款项共十五条,旧定督催条例十条。
一凡奉旨特交速议紧要案件,不拘常限,即行催令题奏办理外,应题奏完结者限三十日,应呈堂咨结并呈堂完结者俱限二十日,应付咨完结者限十日,题奏案件内如已经具奏而仍须咨行者,自具奏之日起,应呈堂咨结者限五日,应付咨完结者限三日,如限内不结,逾一日,即批记逾限一次。批记逾限后仍不上紧办理完结者,计逾限日期较原限过半,即批记逾限一次。其原限五日者照原限,每过五日加批逾限一次。原限三十日以上一年以下者,每过二十日加批逾限一次。如已经限满而押全未得用印者,验其堂呈,如果画全即于册内注明情节,令其三日内用印销限,如过三日者即批记逾限,如有须用堂印咨查,方可办理者,俟查覆到日起限二十日完结,必须呈堂移查方可呈明完结者,亦自覆到之日起限二十日完结,不用堂印移咨数次而覆回之日原限已满者,自满限日起,限三日令其办理完结,倘仍不完结批记逾限。
一凡三月之内勒限事件有本折题奏。堂印咨行,呈递堂呈,事已至百件,俱能如限完结并无一事遗漏逾限者,值月该员给与记录一次,无品级人等赏给银十两,照例交都虞司呈堂,于当铺滋生银两内如数赏给。
一凡三月之内勒限事件值月承办官员人等,除紧要事件逾限不结即行参奏外,平常事件惟堂档房销算,房事属繁冗,应照繁司例,逾限三事者各记过一次,其余各处应照简司例,逾限二事各记过一次,遗漏事件者将遗漏人员记过一次,至特派官员办理事件如三月之内逾限至二次者,将该员记过一次。
一凡三月一次呈送汇奏后,将议赏议罚人员,本处详记档案过京察捡选时,定其优劣。
一凡本处,请限定、限展、限堂呈,务令未经呈堂画押之前,先送本处督催所查,对量事定限,如未经查对辄行呈堂者,查出将承办人员各记过一次。
一凡各部院衙门八旗等处来文,以及堂谕交办事件,即在本处督催所注限,倘逾三日不行,注限者将接办人员批记遗漏记过一次。
一凡限内展限者,自满限之次一日扣算,展限后又展限者,自初展限满之次一日扣算,如已经批记逾限后始行展现者,自呈堂之日扣算,其题奏呈咨事件勒限不过三十日。其有事难完结,实非旬月可竟者,令该员呈堂请限,按其所请限期注册扣算。
一凡各项来文内交纳领取之项,俱于文到日限十日应交纳者,查收后出给实收应领取者验领,给发仍持实收印领销限,如限满不行交纳领取,或行文催追,或驳回原文,催文驳文系用堂印者限六日,不用堂印者限三日,倘过期并不催文驳文者,即照例批记逾限。
一凡各处行查事件,如咨查后日久不行覆回者,除远处酌量应行催文之时,令其行文咨催外,凡用堂印咨查事件过二十日并不覆回,令其于十日内咨行催文一次,不用堂印咨查事件,过十日并不覆回,令其于五日内咨行催文一次,如用堂印咨查事件已过至十日,不用堂印咨查事件已过至五日,不行咨催,照例批记逾限一次。
一凡应办事件,每三月一次繁司特派官二员,简司特派官一员。当月查本处额官无几,请每处每次派官一员承办,其派出之员除奉堂谕特委兼办事务之外,一应杂差俱免除派,令其承催办理至三个月底,如有逾限事件,记过祇查,当月官员记过。如有特派远差或遇亲丧族服遗缺,准其派员更替至三个月底,有逾限事件,记其当月先后日期分别记过。掌稿笔帖式、笔帖式无品级人等,仍照定例,按承办之员分别查办,如题奏咨呈事及百件,俱依限完结,并无一事逾限遗漏,亦准将当月官员呈送内务府,奏请得给记录一次。掌稿笔帖式、笔帖式无品级人等,仍照例得给记录赏银。
新定督催条例五条:
一凡园庭所属各工奏销以及年例奏销、钱粮事件,呈报督催所量事勒限,转交销算房,依限具奏完结。
一凡各处工程如有拆改者,于事竣销算得日,由销算房呈报督催所限三十日,令该员将抵用余存之处呈堂,交现行房存查,如有应行交纳之处,由现行房呈报督催,所限三十日,仍令该员将应交物件交纳,取具实收销限完结。
一凡各处应需领取高丽纸张,预行备用高丽纸五千张,交库存收,遇有应需之处,令该员暂呈一堂,送报督催,所量事勒限钤记向库领取,应用依限告竣。于告竣之日,转交销算房量事勒限查核,俟销算账目按限完结后仍交该员,限十日呈堂转行印文。于行文之日始,限十五日领取还项,撤暂领堂呈销限完结。
一凡各处暂凭押帖领取本处库存彩釉等项,令该员将押帖送报督催,所注限钤记领取,于领取之日始限二十日,由管物处付催一次,于付催之日起限十日将已完未完情由声名送交督催所注册查催,如逾二十日不行,付催逾十日不行,送交已未完结情由者批记逾限。
一凡各处挑补额缺,应差人役自呈堂完结之次一日,该员行催该管处一次,如至五日,应挑之人未行送到,即付催一次。自催到挑得之日始限五日,将保结送至,自保结送到之日始限十日,令该员照例呈堂销限完结。
三十四年八月,呈准查旧例十五条,内祇定有承办各员逾限遗漏记过处分,至如管理督催所官员徇隐疏纵并承催不力,均未议及,谨将酌增新例十七条开列于后。
一凡遇有奉旨添修工程,一经派员之后,该承办之员即赴督催所报名,该所务将应修工程并承办监督职名记载明白,量事勒限、交销算房、勘估钱粮,仍由督催所勒催,务期早奏约估,如约估账目逾限不得,即将管理销算房官员分别记过。书算人等责处,倘因总理处斟算耽延,该管销算房官员报明督催所,由督催所转行付催不至,具稿呈堂咨催,如总理处有更正作法,或用例不一,而该工监督势难照办,必应声明,若不即行呈堂定案以致耽延迟误者,将该监督严行记过。
一工竣办理销算账目并报销请员,查验宜定限期,以免沉搁也。请嗣后凡工程完竣,该监督随即报明督催所,量其工程大小,事之难易,分别勒限。如钱粮约在千两以外者勒限一月,约在万两以外者勒限两月,在数万两以上者勒限三月。俱已工竣,报明督催所之日为始起限扣算,交销算房办理账目,令该监督递稿请员查验。如销算房逾限账目未得,即将管销算房官员严行记过,书算人等责处。如账目已得,该工监督或有应行登答情节不即声明,任意延挨,又不按限呈堂,请员查验者将该监督严行记过。如查核后,倘由总理处斟算耽延时日不即覆回者,该管销算房官员即报明督催所,由督催所转行付催,如三催不至,具稿呈堂咨催,仍由督催所勒限承催奏销完案。
一凡司房报出岁修活计,堂档房即时开送督催所挂号,量事勒限,交销算房勘估账目,分析急修缓修。如钱粮在百两之内者即由堂档房回明,令本路官员承修。如钱粮在百两以外者由堂档房回明,另行遴选派员办理,俱由督催所勒限承催完结。如堂档房有遗漏未报督催所,销算房堪估逾限者,俱分别记过。
一凡应修各工于奏准约估之日为始限十日内,令销算房将估计钱粮,行取物料,分析细数造具清册,送督催所存案以备查考,如逾限不开送者,该所即声明记过。
一凡各工请领银两,无论初领再领及应交应找,并行取广储司各项物料,领用器皿库现行房木厂各项物料,俱令该承办监督先送督催所挂号,查对明白登记档案,即在稿内钤用该所戳记,俾工竣后有无长领应缴纳之项,得以按照销算稽查核对勒限完缴,不致拖延遗漏,自立此条规之后,倘该监督等抗玩不遵,一经查出,务将该监督严行记过。倘无督催所戳记,而堂档房率行出票行文,或木厂器皿库现行房遽行发给物料者,由督催所声明,分别记过。
一各工呈递现工物料,实用月稿虽由现行房查对,亦应令该监督赴督催所挂号登记,档案庶工竣后,即得以核对实用钱粮,亦可以稽查有无应缴回残物料,该监督等如遗漏不赴,督催所挂号者由该所声明记过。
一凡堂档房钤给各处领交银两印票一事,其应领之项,该员等自必随时按照稿票赴库关领,遇有长领核减及工竣存剩应行交库者,虽该员等呈稿交堂,用票一经该员等将稿票领去后,往往自行收藏,延挨日久并不即时交纳,且素无定有责成稽核勒催之处,未便任其延搁,致滋隐漏之弊。今请嗣后遇有此等长领核减及存剩应行缴还之项,著堂档房将钤用之印票呈稿,即送督催所挂号勒限后,再行给发该监督赴库交纳取具实收,报督催所挂号,如有迟延不交者,由督催所半月一催,至三催不完,即行呈堂将该监督分别记过外,仍行文内务府交该参佐领勒限严催完项。
一凡各工完竣报销时,即著销算房将实销细册分析开送督催所,量事勒限移会堂档房、银库、器皿库、木厂、现行房,将该工所有领过钱粮,行取物料数目,开送督催所,即由该所按照销算,详加核对,如有长领应交之项,即勒限令该监督呈堂缴还,取具实收销限,如逾限迟延不交者,督催所即行呈明办理,至奏销后交内务府复查,如仍有核减缴之项,照前一律办理,如督催所瞻徇疏纵,不行呈催及查察不週等项,一经查出,从重记过。
一凡工程完竣派员查核后,本处办理奏销从前折内原将该工领过钱粮若干,除准销外,或应找应缴等,数入于折内声明,既能一目了然,亦可杜事后隐漏之弊,办理本属尽善,嗣因奏销后仍送内务府复行查核,乃该员等恐经内务府复行核减,则应找应缴之数,难为凭准。是以止将实销钱粮入奏,而领过及应找应缴之数遂不开入,但内务府即有核减亦有复奏。可凭今请嗣后办理奏销时,务将该工监督领过钱粮若干,除准销外,或应找应缴等数仍入于题稿内缮折具奏,再办理提稿时,即交督催所挂号查对。倘有遗漏不遵,即将承办奏销之员记过,如督催所疏忽未能查出,即将督催所官员记过。
一凡现办案件有应缴钱粮及各项物料,俱应交督催所挂号勒限,由督催所按限催追,如逾限全未交纳者,除在本处分别记过外,即由督催所呈堂行文,内务府交该参佐领,按限催追,如限内已交未能清完即已逾限者,免其在本处记过,仍行文该参佐领照未完之数催追,其应缴之项或应交银库、器皿库、木厂、现行房等处查收者,俱取具实收报明督催所,查对销限。
一现行房,除收发随工钉钱杂料查验埋头活计之外,本处原有旧存回残杉槁、竹竿、席片、纸张、砖瓦等料,各路官员遇有园内年例岁修,或搭造天棚、灯棚、兰花荔枝等棚,应行领用者呈画堂押,恐致迟滞。向来皆具押帖,经现行房回明本处协理,即行给发事竣缴回。但园内岁修等项,若遇事画稿,自必耽延,况系年例必须之项,原可先期办理,今请嗣后遇有年例应领衫槁、竹竿、席片、绳麻等料者,令该路官员先赴现行房查明,自行号记,一概呈稿领用事竣,按照旧例开除伤耗,并将实存数目一律入稿呈明交现行房,按稿查收,如此则公务既可随案清结,而各员亦不致有拖欠赔补之累矣。
一凡木厂收发各项木料,虽据堂稿押领收发,向来并不按月汇总呈明,惟至一年期满,始将该厂旧管新收开除实存四注数目造册呈堂,由本处协理查核存案。嗣后每至月底,将收发数目办理小稿,呈画本处协理存查,每至一年期满汇总造具四注蓝册呈堂,仍由本处协理查核,将四注蓝册钤用本处印信,交堂档房收存存案以昭慎重。
一凡大小工程,领用器皿库装修什物、现行房物料、木厂各项木植等项,各该员等原应具稿领取始可给发,但园庭差务缓急不同,遇有奉旨紧要之件,如必拘泥递稿,恐致耽延迟误,是以向来准其回明本处协理暂用押帖,领用事竣补稿撤销押帖,然各员等往往事过玩生其中,竟有事后惮于补递堂稿,意以原领押帖即为凭准者,殊非慎重之道。嗣后遇有紧要事件,该路官员仍照旧回明本处协理,即将押帖送督催所挂号量事,批定限期,令该员等按限补稿,倘逾限不得补稿或遗漏挂号,即赴各处领取者将承领官员记过,如未经督催所挂号批限而承发之员,遽行给发者一并分别记过。
一现行房向来旧存各项物料并不递稿呈明,惟按账收存,但近来所存衫槁、竹竿、席片、砖瓦等项较前为数稍多,若不定以章程,恐经日久牵混不清,即难查办。今请将现行房经管所有收存新旧一切物料,令该管官员分别查明,尽行入稿呈堂登记档案。嗣后凡有新收开除之项,随即登记,每至月底办理小稿,在本处协理前呈画存案,至年底将一年旧管新收开除实存各数,缮造四注蓝册具稿呈明,将蓝册钤用本处印信交堂档房存案以备查考。
一堂档房接收来文堂钞稿件一应事宜,如应交各该处者随到即交,该处发钞外,仍持赴督催所挂号勒限完结,如有遗漏逾限者分别记过。
一凡事后查办各项案件,原以堂稿为凭,而稿件必须存聚一处,临时遇有应行查办之事,始能周备便利,可免遗留周章之繁查。现在各处所画堂稿,亦有交堂者,亦有存本处者,似不画一,请嗣后一切呈明堂稿,俱送堂档房存收设立号簿以备稽查,倘有因循仍留本处抗不交堂者查出记过。
一如外工专派监督,动用圆明园银库钱粮修建者,其估销账目虽有该工自行办理,非比本处工务可能详切稽查,然工竣奏销后而所领钱粮应否缴回,行取物料有无存剩,亦应一律清查,以归核实嗣后,大座外工专派监督支领。圆明园银库钱粮修建者于该工奏估后,即令该承办之员将所修工程名目监督职名及勘估工料细册随行钞录,送督催所存案。再该工请领工料并实用钱粮以及行取领用一切物料于画得堂稿时,俱持赴督催所挂号注载钤用戳记,始准领用至工竣查核奏销后,即令该监督将实销工料奏折清单黄册抄送督催所,以便核对所领之数,其中若有应缴之项,亦照本处勒限之例,依限催交完案,倘该监督玩忽遗漏,由督催所呈堂记过,如无该所戳记承发之员,即行发给,一并分别记过。
三十六年五月呈准删繁就简则例五条:
一各路暨银库、销算房、现行房、木厂等处一切应行事件,向系该处呈画堂稿后,仍由堂档房复办行稿呈画方始转行也,但近年以来每事俱由奉宸苑转行,则与从前本处用印径行者不同,若仍循旧例办理,不特案牍徒繁设,遇紧要事件难免羁迟贻误,似应稍为调剂,以归简易。今请嗣后,除各路应行汇稿者仍由堂档房汇办外,其余一切咨行事件援照内务府之例,令各该处即办理行稿,画本处协理事务郎中看字后,呈堂画行,交堂档房照稿咨行,毋庸另画行稿,如此庶案牍不致虚繁而免公务羁迟贻误矣。
一各工完竣,有应缴各项物料,向由督催所承催,经该员等按项分递呈稿交纳,如木植呈交木厂,装修什物呈交器皿库,衫槁、席片、砖瓦呈交现行房,是一工应交之料,竟致分呈数稿始能完结,即涉案件之繁而头绪过多于随案归总转恐紊乱不清。今请嗣后,凡有各工应交一切物料,即令总呈一稿交堂档房转交各该处外,仍令该监督分具押付,按处交纳取具,实收处督催销限,如此即可免分画呈稿之烦,设遇检查缴项,举一稿而诸物咸备尤便于查阅矣。
一各工销算钱粮,向经查员并总理处核明发回后,仍由堂档房、销算房会办题稿,此二处官员公同列衔画押,至该承修监督转未列入似于公务稍有未协。今请嗣后,凡办理各工奏销题稿令,该监督同堂档房、销算房三处官员一体列衔画押呈递。
一凡大小工程领用银两并器皿库、木厂、现行房物料,从前所定条规之内概以堂稿领用,然未分别所领之物珍重微末,而所用之项缓急迟速,即如本园岁修活计领用,器皿库、木厂、现行房物料多系零星微物,若必拘泥旧例,遇事即画堂稿领用,不特过烦且恐耽延致滋贻误,况器皿库、木厂、现行房所发各处物料按月各有汇总呈稿亦未尝并无稽考,今请嗣后凡有遵旨添改工作以及岁修活计应领银两并各处物料,除银两及紫檀楠木等项贵重之物呈画堂稿领用,如遇紧急工作势不可缓者,许先画一堂即行领用,仍于呈堂限内补全堂押外至所需竹竿、席片、衫槁、砖瓦、纸张及回残绳麻装修什物等项者,该员等即办理小稿呈画本处,协理事务郎中批发,其器皿库、木厂、现行房仍照例按月汇稿呈明存案,并于工竣后由督催所按依销算数目核对清销。
一凡各工完竣,奏销向例将该工领过银两数目于办理题稿之时,始由银库查攒开入也,但该库乃总掌钱粮之处案卷头绪在在纷繁,其各工领项是否应入,惟凭一时之检查,倘稍有未周则于应找应缴纳之数大有关碍,窃思该监督等专办一工所有经手领过钱粮及各项物料汇总,既易归攒合数,更能的确请嗣后即于报销稿内,令该监督将领过银两数目叙入并将领用器皿库、木厂、现行房什物以及行取内库各项物料用存各数全行分析,粘单再经各处逐款查封则于奏销后应找应缴数目更昭确实,亦易清结完案矣。
移会事宜
乾隆十六年七月,准稽查内务府御史衙门咨,嗣后圆明园所有注销事宜,照例每月将上半月注销于本月二十五日,下半月注销于次月初五日,移送本衙门稽查。今本处所办题奏咨行事件,每月二次造具满汉清册,移送御史衙门查核。
十七年正月,由礼部颁给本处新换圆明园条记一颗,其旧有图记咨送礼部查销。
三十二年十一月御史衙门咨,嗣后各衙门所有一切咨行及收发案件,摘要叙汉字事由,并接收日期,每三日一次报送本衙门注册以凭查核。
五十四年九月奏准圆明园,凡有应行部院一切事件,令该员等呈明本管堂官画押后,用内务府印信咨部,其钤用奉宸苑印信概行停止,嗣后各园庭等处亦应一体遵照办理。
嘉庆十四年十月遵旨奏准,嗣后各部院衙门奏折由外奏事处传旨交出后,应令该衙门即于折面恭缮所传谕旨钤盖印信与奏稿一并存案,以备稽核,不得仍行粘贴浮签,再查外奏事处于各衙门所奏事件奉旨发下后,原有册档登记并令各衙门于月终将一月内所奏事件摘叙事由,并恭录所传谕旨交外奏事处互相查对。
十五年五月奏准,奉旨熙春园内现在当差之总管首领太监等著吕进忠全行撤回分拨各等处当差,其殿内陈设等项著管理园庭事务大臣照依清漪园之例缮写册档钤用印信,不时查对著派苑丞、苑副带领园户等值宿看守,钦此。遵即带领该园官员等按件接收登记册档钤印存案并将该园苑丞、苑副、园户等量地分拨南北安更四处,昼则洒扫宫殿,清理山场地面,夜则输流巡更兼令稽查门户。其八旗章京兵丁等照依旧制,点名进园,走筹巡逻并照依清漪园之例,每年十二月间遴派内务府司员,按照印册盘查点验,每届五年奏请钦派总管内务府大臣一二员清查。
道光十九年三月奉旨,刑部奏讯明书吏付以宣诓骗得脏捏造白片一案,各衙门遇有紧要公事不及用印,原准先用白片知照,仍声明后补印片字样,现在吏刑二部既查出书吏私行白片之案,自当申明旧章以杜弊端。嗣后除寻常日行事件毋许擅行白片外,如有紧急文件不发钤盖堂印应先行白片知照者,仍于文后写明后补印文,次日即呈堂标画补行,倘迟至三日不补印文,即由接到白片衙门行文查问以昭慎重,余依议,钦此。
官员公费
乾隆二十一年十二月,户部奏准将应给在京大小各衙门公费银两一体改给局库钱文,每银一两酌给制钱九百文,按月关给本处管理事务大臣银四两,改领制钱三串六百文。协理事务郎中银三两,改制钱二串七百文。员外郎主事、六品苑丞、七品库掌、委署库掌每员银二两二钱,各改领制钱一串九百八十文。七品苑副、八品苑副、委署苑副每员银一两八钱,各改领制钱一串六百二十文。笔帖式、库守每员名银一两,各改领制钱九百文。佛楼苏拉每名银六钱六分,各改领制钱五百九十四文。
三十九年,据都虞司文开,嗣后凡有食俸官员内患病者,其公费由该衙门自行停止,若遇六个月不痊亦令该衙门即行知照本司呈堂咨部,并交该参佐领等停其俸禄。
五十九年,户部奏准各衙门公费暂行满支钱文,每两以一千文核给。
太监公费钱粮
本处总管太监公费银一两内一员食一两钱,正副首领太监每员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太监每名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乾隆十八年三月奉旨,太监等所食公费银两,著施恩每银一两折钱一千文得给,钦此。
是月军机处奏准,太监等每月所食公费银两自六钱六分六厘至一两三钱不等,此内除食一两并一两一二三钱者毋庸置议外,其食六钱六分六厘并七钱三分三厘者,将零数减去,按六钱七钱折钱得给。本处总管太监每日每月食公费银一两折大制钱一千文(原有一员食公费银一两一钱今已无),正副首领太监每员每月按七钱折大制钱七百文,太监每名按六钱折大制钱六百文,由本处每月呈明向户部支领,至次月将原稿移送都察院江南道查对。
嘉庆九年二月奉旨,养心殿五品总管太监著照乾清宫五品总管太监之例,每月食银七两、米七斛。药房八品首领太监著照各等处八品首领太监之例,每月食银四两、米四斛。圆明园六品总管太监著每月食银六两、米六斛。此系朕因各该处差使较多,特加恩?,即著总管内务府大臣等载入宫中则例,永远遵行,钦此。
十年闰六月,奏准查得嘉庆四年以前圆明园原额设总管首领太监共五百二名,自四年起陆续添设太监一百二十二名,现在(除悬缺)圆明园总管首领太监共有五百七十七名,谨将原设添设名数遵旨拟定,圆明园等园六品总管太监一名、七品总管太监四名(现有二名添二名)、七品首领太监十名、八品首领太监二十二名、副首领太监五十一名(现有四十九名添二名),恩赏八品首领二名,占副首领额内按钦定六百二十名,内除总管太监首领太监共八十八名外,应有太监五百三十二名(现有四百九十一名少四十一名),总管首领太监共六百二十名,嗣后作为定额载入宫中则例。
是年七月,圆明园总管太监奏准,圆明园共太监五百三十二名,内技勇太监七十名(每名每月食银三两米四斛)、船上太监六名(每名每月食银三两米三斛)、太监八名(每名每月食银二两五钱米三斛半),园内等处太监五十名(每名每月食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太监三百九十八名(每名每月食银二两米一斛半),奉旨著传与包衣昂邦入现行则例,钦此。
稽查园户
乾隆十六年六月,总管圆明园八旗官员兵丁王大臣奏准,嗣后圆明园园户行走一应禁门俱令照依行走,紫禁城门旧例,人各身带腰牌交该管衙门,于牌上烙以火印,再造具对牌送于各门,以为出入查验之凭据,至于入自何门仍令出由何门,倘有更换调拨者,该处随文知照,仍令总领等亲赴禁门于对牌上将名更正。是年七月奏准园庭所属,现有园户五百四名,此内除冒名顶替、子代父差、孙代祖差并年老幼小不堪应差,以及滑懒者俱已革退,另行挑补外其余年力精壮尚堪应差者,饬令该管官员造写年貌出具保结各给年貌对牌,如在园内当差即令总管太监严交各处首领太监,等照依年貌查验每日带领出入,应差务期严谨搜查,在外则令总领复总领等加意巡查,按期点卯严禁约束,倘有可疑或年老久病滑懒不堪应役者,即革退另行挑补,至挑选园户园隶著,该管佐领营领等造写年貌出具保结务,令该领催亲身送至管理园庭大臣前详加拣选,倘该佐领管领并不小心详查分别顶替蒙混保送一经查出,即将该佐领管领等从重参处至嗣后管理园庭,大臣仍将应差园户不时严加查验,倘有瞻徇假冒等弊在内当差,则将该管首领太监等交总管太监严加惩治,在外当差将该管官员参处治罪。
二十一年六月内务府奏准,嗣后各该处园户具给与火印腰牌,其应准出入之禁门,亦立以对牌仍令按门每日或派总领副总领一员查验腰牌,详对年貌并令该门值班护军、参领护军、校护军等严行盘拮查验,交该处首领带进当差,至出门时仍行点验放出至,该处太监园户等应准其出入何门之处交总管太监,等奏请酌定该管大臣官员一体钦遵。
五十二年二月奉旨,西洋楼水法每年初次上水准其雇觅人夫,其余添水著园户添打不准雇夫,钦此。
嘉庆八年五月,呈准圆明园长春园、熙春园、绮春园等园额设园户匠役,把势闸军人等佩带面貌年岁火印腰牌,历年久远,字迹模糊旧印上仅“圆明园记”四字,请改铸火印二颗一“圆明园火印腰牌”七字一,嘉庆八年颁发六字换造心牌,注写面貌年岁印烙改铸火印以备查验。是年七月奉旨,御兰芬园户喜永未经敬避殊属不合著,即责革所有九洲清晏园户,全行撤回分拨各处当差,至御兰芬、五福堂、坦坦荡荡、韶景轩此四处,园户遇朕驻跸园庭之日毋庸进园当差,不驻跸园庭之日再进园当差,钦此。是年九月奏事处太监传旨,嗣后同乐园开唱大戏预备后台,所用园户著逐日记写名数一月一次汇总缮折奏闻,随圆明园银库月折呈递,钦此。
十年十二月奉旨,年例赏圆明园清漪园总管首领太监银一千两,嗣后著不必写清漪园字样,本年应赏银一千两著赏给圆明园总管首领太监银九百两,其余银一百两加恩赏给圆明园当差勤慎园户,钦此。遵即查得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熙春园、南园等处园户头目、园户、园隶、花儿匠、招募匠役、水手闸军工九百八名内,食二两钱粮园户头目三十五名,食一两五钱钱粮园隶四十二名,食一两五钱钱粮园户五百二十五名,食一两钱粮园隶十一名,食一两钱粮园户九十名,食一两钱粮招募花儿匠五十四名,食一两钱粮招募匠役九十四名,食一两钱粮水手三名,食一两钱粮闸军五十四名。
二十四年六月呈准,嗣后遇有园户园隶缺出,各该旗保结除照向例本佐领管领钤用图记外,其该管参领一体钤用关防。
赔修工做定例
乾隆三十五年闰五月,内务府具奏圆明园等园坍塌,虎皮石大墙内除新砌大墙著原承砌人员赔修外,其余大墙派员即时成砌,奉旨此项园墙甫及一年何至据行坍塌,所以承办各员除赔修外,仍交内务府大臣议处,嗣后各项工程遇有坍塌,在三年以内者,均照此例办理,其在三年以外五年以内者,祗令赔修无庸议处,钦此。
四十三年七月圆明园总管太监具奏,圆明园长春园宫殿游廊库房值房有渗漏之处,奉旨新渗漏宫殿房间著收拾旧渗漏宫殿房间,收拾过今仍渗漏之处著,该监督赔修,嗣后有修理过宫殿房间三年之内渗漏著赔修,三年之外渗漏官修依此为例,钦此。
安设寺庙喇嘛
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奏请新建正觉寺,安设喇嘛住持焚修,奉旨著由香山宝谛寺发派达喇嘛一名,小喇嘛四十多名,即于此内委署副达喇嘛二名住持焚修念经即著伊等,就近前往在含经堂焚香楼,每月初一、十五、初八、十三、三十日念经五次,钦此。
三十九年三月奏准正觉寺首领喇嘛二名,每月各行给公费银七钱二分,小喇嘛四十名,每月各行给公费银六钱六分。是年九月呈准正觉寺喇嘛等照太监例,初次每名行给细布二匹三线,粗布一匹,老羊皮七张,棉花八两,每逾五年一次,除羊皮棉花不行外,每名各行给细布二匹三线,粗布一匹。
花洞事宜
乾隆七年七月圆明园总管太监传旨以后,外边如有应收拾树木载补刨伐俱著,该员会同总管太监王进忠酌量刨伐栽种,钦此。
十四年二月圆明园总管太监紫碧山房栽种果木树株样呈览,奉旨将此项树株交三和酌量派园头办理树株,现今应栽种之时急速栽种,可将衣里气达,内拣选好官一员,专管果木树株带领园户壮丁,以后培载换秧浇灌打掐收拾为例,钦此。
五十三年十一月奏准,圆明园每逢驻跸之时,圆明园长春园内十六处殿内安设四季花卉,本处熏养之花不敷安设查,奉宸苑南花园办理宫内安设花卉,向例设有花卉园头二名,各随地十项自行取租办理,又有丰台功德寺栽种草花地八十亩,长芦监政仓场侍郎二处年例恭,进南花七十六盆,圆明园殿座处所较宫内为多,请将南花园办差园头地亩及年例外进花卉各分一半,拨交圆明园承应差务,如圆明园遇有呈进花卉,亦照此两处分用。
出入园庭禁门
乾隆八年十二月内务府奏准,圆明园等处鳌山灯于上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如期安设。
二十六年正月遵旨,圆明园等处扫雪培树人员亦著赏赐,此次多多培雪钦此。随经奏准,圆明园等处带领园户匠役人等扫雪,培树之郎中一员、员外郎一员、主事一员、委署主事一员各赏小卷缎二匹,苑丞副、笔帖式、柏唐阿各赏小卷缎一匹,园户匠役人等各赏银一两。
嘉庆六年三月奏准,圆明园内外出入规条一年例,同乐园办理庆丰图本处并外项执事人员,俱点名后由福园门出入。
一各行买卖及厨役人等本处派员同崇文门官员,俱点名后带领由北楼门出入。
一西厂子预备烟火技艺筵宴外藩并执事人员,俱由西南门出入,闲杂人等不准擅入。
一园内应进供桌泉水并喇嘛种地庄头农夫,俱点名后由西北门出入。
一园内养蚕蚕户种水田农夫,俱点名后由北楼们出入。
一晾船水手佃户人等,令该管达他带领由福园门出入。
一造办处逐日交接活计查城内系该处官员带领匠作人等,由内右门出入园内,仍令本处官员点名人数由右门出入。
一茶膳房官员带领人役点名后由右门及福园门出入。
一如意馆匠作人及西洋人等由富园门出入。
一各省督抚等所进土产贡物本园,苑丞、苑副等带领园户由左门出入,抬至奏事处交该处首领太监照城内传太监抬运。
一太医院官员并懋勤政匠役人等,俱由西南门出入。
一长春园当差员役人等,俱由澹怀堂右门出入。
一绮春园当差员役人等,点名后俱由绮春园西宫门出入。
一园内等处留用常川在内,当差园户人数责成该总管太监等约束稽查以上十四款,出入报门按名查点,此外概不准其擅入,本日奉旨,西厂执事人员出入西南门,临期钦派乾清门侍卫八旗护军统及护军并派大门侍卫一同稽查,再各省所进贡物园户抬至左门交总管太监吴天成,等传园内太监抬至寿山口上船,运至圆明园殿预备呈览,永远遵照日久不可疏懈,钦此。
八年二月圆明园总管太监传旨,九洲清晏系属园庭内园禁地官员园户匠役等,俱不应擅过如意桥南大桥,嗣后即或遇有应修活计亦须预为奏明,先报关防,方准官员园户匠役等过桥者传与苏楞额,钦此。
八年三月总管太监传旨,嗣后园内各工呈览烫画样著,吴天成派司房太监接近交刘进玉呈览,如遇有改正之处,著司房太监带领嵩年和明过桥至东佛堂角门外,听候刘进玉面为传知,仍令司房太监带过桥去如无更正处所,即令司房太监将烫画样送过桥去交给嵩年和明,钦此。
九年正月总管太监传旨,向来同乐园大戏十日后,外传买卖摊子撤去,荤素铺照旧开设,嗣后大戏十日后,荤素铺一并撤去著为例,钦此。
十年奉旨,嗣后禁城及圆明园等处,遇有应行放进匠役修整活计等事著太监呈明总管,太监呈明内务府大臣派员查点明晰,将某处放匠次数人数按月,具折随月折汇奏毋许太监等任意传唤,擅自出入以昭严肃,钦此。
十三年奉旨,朕昨日乘船上岸查看新拟地盘,见刑部司员竟带家人进内,大属非是除另降谕旨惩处外,嗣后如遇派出王大臣等至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熙春园查看工程,定亲王准随带二名,或太监,或家人均可,各部院大臣准带家人一名至前往何处查工均著,前一日预期奏闻次日方准进内,若在宫内查工毋论王大臣,均不准擅带私人行走,即旗下太监亦不准进来,至苏楞额常福寻常进园查堪,亦均于前一日奏闻自郎中和明以下,均不准随带家人,自此次严禁之后不但查工,即寻常之日进内皆照此例,王大臣等如有逾格多带及司员,仍敢私带家人,一经查出定行从重治罪决不宽贷,钦此。
十三年十二月军机大臣传旨,明年山高水长看烟火时,药栏外不准站立多人,北边著派总管内务府大臣一员,乾清门侍卫二员,南边护军统领一员,乾清门侍卫二员,严加管束,其各项技艺俱按派出之数,不必另外预备,每样差异随时著该管官员带出西南门,不准存留至,一切闲杂人等该不准擅入,钦此。
十七年二月奉旨,九洲清晏伺候鳌山匠夫,何至用二十八名之多,著将正月分所有伺候鳌山匠夫,俱不准开销,嗣后似此备差匠夫不许进门,著在门外听候,钦此。
二十五年二月总管太监吕进忠传旨,嗣后园内如有捞堆泊岸拆搭盒架,以及收拾零星活计管理,园庭大臣不必进内令司官及该路达他带匠,如遇殿内有应行收拾活计管理,园庭大臣再行进园,钦此。
道光二年十一月奏准,参照皇太后幸园庭应办一切事宜,皆当定以限制立定章程永远遵行各条开后。
一绮春园东西路内,原有八旗诸旗十二座,令经撤出查绮春园东路内凤麟洲东岸向有该园达他一员带领园户二名,在内值宿亦应一并撤出,拟于每年冬季皇太后进宫后,每日派该园达他轮流一员带领园户四名进内值宿,查绮春园西路内地面,亦属达润令撤去诸旗,拟在澄心堂南岸河神庙一带,亦于每年冬季每日派该园庭达他轮流一员带领园户四名进内值宿。
一绮春园宫门距圆明园档房较远,遇有传唤差务恐有迟误,拟在该园宫门外设立档房一处,既可存收档案等项,每日即令该园郎中达他在彼听后,差务夜间派定该园达他一员库守一名带领园户轮班值宿。
一敷春堂四宜书屋二处当差园户等,即照九洲清晏等处之例,参逢皇太后幸园即令撤出,在外听候差务进宫之日仍进园当差,其余各处园户等均照旧当差。
一绮春园内新砌大墙,拖西祗有清夏斋、烟雨楼、延英论道、延寿寺等座殿宇与绮春园西路相连,拟归绮春园西路达他等一体管理,其绮春园两宫门即作为绮春园西路宫门,该园太监官员户等即由此门出入。
一皇太后驻跸园庭之日,遇有内里传唤差务该园官员等,祗准在宫门外听候差务,如有旨放匠等项,差务令该园太监等带领,俱由外右门出入。
一皇太后驻跸园庭之日,自王大臣以下至各项人员,遇有进内差务均于外右门,随时呈递出入时刻报单转交司房。
一绮春园挡众木内理宜肃静除值班之侍卫,并本园官员该班护军园户等准其行走外,其余一切闲人,如有擅入者,即令该班侍卫护军等立时查等回明该管大臣究办。
一熙春园撤下园户头目、园户等四十九名,拟留二十四名在绮春园外园等处打扫宫门地面进内值宿以及听候各项差务其余二十五名交总管太监吕进忠分拨在绮春园西路内当差。
值年官员
乾隆十三年六月圆明园总管太监传旨,大觉寺黑龙潭著圆明园总领、副总领轮流值月管理其庙宇行宫坐落处所,如有经理不妥协之处,即将该员惩治,钦此。
四十年二月奉旨,西砖门外护墙河著派苑丞一员值年,不时查看如淤浅处即行清挖,钦此。
改称园庭匾额
乾隆九年四月奉旨,阿哥住所不必以殿呼写,嗣后以厅呼写,钦此。
三十四年十月奉旨,春和园改为绮春园钦此。
四十七年正月奉旨,淑春园改为春熙院钦此。
嘉庆十三年军机大臣奉旨,西爽村著仍称绮春园宫门,嗣后一切称谓书写,俱不得再有西爽村字样,钦此。
十六年五月奉旨,含晖园嗣后改呼南园,钦此。
道光八年正月奏事处总管太监王住传旨,嗣后南园著即归为绮春园,名目不必再写南园字样,钦此。
书写地名
道光九年五月奉上论,嗣后内外各衙门题奏事件,遇有地名字面理应遵照全写,如热河之但称为热多伦,诺尔之但称为诺乌鲁木齐祗,称为乌顺天府,即称为顺从前乾隆,嘉庆年间历经圣论训饬,并载入则例,凡遇地名字面不得率用省文,各该衙门自宜永远恰遵,本日据扎隆阿等奏请将余粮酌改折色摺内,叶尔羗书写叶城,并有阿乌喀三城字样实属简率不成文理,著再行通谕各衙门,嗣后于应载地名字面务遵定例,全行书写,断不可任听幕友胥吏,衹图省便,至于体制有乘,钦此。
河神庙事宜
嘉庆二十二年七月奉旨,惠济祠、河神庙春秋祭祀应奏乐章,著传知太常寺转传乐部署史二名前来,将致祭龙神应奏何乐,教习中和乐学熟临期,即著中和乐预备,钦此。八月奉上论,御园内仿照江南规制建立惠济祠、河神庙二所,岁时升香展礼,因思清漪园、静明园两处,龙神庙均有春秋致祭典礼,御园、惠济祠、河神庙显应尤昭允宜,特奉明礼以光祀典,著于每岁春秋二季一体致祭,届期奏派管理圆明园大臣一员肃参将事,即自本年秋季为始,钦此。是月太常寺奏准,园内每岁春秋二季致祭(惠济祠、河神庙)恭设祭品祭器,至期由运料门外派拨园户抬至祭所,祭毕,仍著园户将祭器抬出运料门外。
岁修工做
道光三年三月奉旨,澄怀园附近御园所有看守修理等事,著改归管理圆明园内事务大臣派员经理,钦此。
九年四月总管太监姚大喜传旨,嗣后圆明园各处殿座遇有岁修之时,著俟具奏后再行修理,钦此。
查销稿件
道光二十四年二月内务府奏准,圆明园存收稿件,历年既久积聚亦多应一律清查,分别存留销毁,此后每届二年由各该处自行查核呈明本管大臣,将无用之件送交内务府汇总,运出城外一并销毁。
移送查核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奉上谕,给事中韩椿请稽查领项明定章程一折,著内务府大臣会同三库大臣详细复议具奏,钦此。
二十三年正月内务府会同三库大臣议复奏准,嗣后凡内务府所属及圆明园等处,于应领户部三库银两缎匹颜料,等项于每月十五日以前,将上月实领过银两缎匹颜料款项数目,由承领处逐款分析注明月造册知照三库,由各该库核对与上月所领之款项数目,如俱相符,即于是月月终备文资覆,倘有不符之处,即时行查呈堂核办。
谢恩事宜
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阿灵阿面奉谕旨,嗣后监政织造热河总管及各关监督等,呈递谢恩请安奏事等折,暨来京应递安折均著书写官衔,钦此。
————————————————————————
引自《故宫珍本丛刊》之《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
录入:邓俊炜
排版:付菁
审核:朱强